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理工类 >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 > 学习指南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ji规划教材,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并吸收国内一些高校师生的意见修订而成的,满足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工程热力学课程(多学时)教学基本要求》。本书第四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ji规划教材、国家ji精品教材。

本书保持了第四版的体系,全书共13章,以能量传递、转移过程中数量守恒和质量蜕变为主线阐述了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气体及蒸汽的热力性质,各种热力过程和循环的分析计算及热力学在化学过程中的应用等内容。本书在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吸收当今热工科技成熟的新成果,注重联系工程实践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书所附光盘包含的工程热力学导论录像、多媒体课件、各章习题提示及参考答案、气体热力性质查询软件及工程热力学名词和术语查询软件等为读者自主、深入学习工程热力学构筑了新的平台。本书既继承了前几版便于自学的特点,又进一步拓展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可作为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航空航天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核工程类及土木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既继承了前几版便于自学的特点,又进一步拓展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可作为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航空航天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核工程与技术类及土建类等专业的工程热力学教科书,也可供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 作者简介 

姓名:童钧耕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4年10月

职称:教授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主讲课程:工程热力学、高等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热流体工程、热系统优化

科研方向:系统节能及其热力学原理、能源利用与环境

1.人物简介

童钧耕,教授,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热工分委员会委员。1944年10月生于上海市,1962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船舶锅炉专业学习,1967年7月毕业。1979年9月再次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攻读硕士学位,1981年12月毕业,次年获热工硕士学位并留校在热工教研室任教至今。 

2.学术著作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热工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

《工程热力学总复习——理论概要和习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3.科研项目

“工程热力学网络课程建设”(教育部)

“现代教学实验室——热工学”(校211工程Ⅰ期)

“工程热力学导论录像”(校教务处)

“高等工程热力学”、“生物热力学”双语课课程建设(校教务处) 

4.发表论文

1 第二学位课程“工程热力学”教学初探 上海交大高教研究 1994年第3期

2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力教育 2002年第4期

3 双学科热工课程教学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年7月增刊

4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编写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全国热工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02年10月北京

5 工程热力学网络课程制作中几个关系的探讨全国热工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02年10月北京

6 工程硕士《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设置全国热工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03年7月 西安 

5.所获奖项

宝钢优秀教师奖,1997年11月

“热工类系列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排名第三

“能源与动力学科两块三线的教学模式”: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排名第四

工程热力学第三版: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二等奖

热工基础: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三等奖

 

 特别说明:本作者内容简介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资料,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