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第一版自1988年出版迄今已近20年。20年来世界科技特别是生命科学突飞猛进,该版内容已不能反映当今环境微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与丰富内涵;当然也难以满足21世纪教学的需要。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在于去旧增新、充实完善,编写出能体现本学科当代发展水平的高质量教材。
《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结构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全书分为四篇,印环境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治理环境、微生物污染环境及微生物监测环境。这样,全书总体结构和布局更加系统与明确,使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环境的关系一日了然。
《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在总体内容上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阐述,精选具体内容与实例;删去前版中陈旧与不当之处,增加反映学科当代成就与发展趋势的新内容;同时,力求结合我国国情,反映我国环保特色。各篇主要改进如下:
一、基础篇
①“绪论”中增强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论述,并以之作为主线贯穿全书之中。②“环境中的微生物”一章中增加古细菌、极端环境微生物等新进展。③充实“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章,使学生更多接近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沿,并在该章专节概要介绍构建环境微生物新种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二、治理篇
①适当介绍我国与生物处理有关的环保政策与要求;突出我国环保注重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相结合的特色。②在新技术与新动向中,着重阐述日益受到重视并已见成效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微污染的饮水源水、有毒废水和含氮含磷废水等的生物处理,土壤与富营养化湖泊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等。③将“废渣与废气的生物处理”单列一章,并重点介绍城市生活垃圾的生物治理。④增设“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和“环保型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应用”两章。后一章系首次在《环境微生物学》教材中设置,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将环境微生物学原理、技术与产业化实践相结合。
三、污染篇
充实第一版内容。增加近年来引起社会严重不安、与微生物有关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如饮水中的病毒污染、饮水消毒产生的致突变致癌物污染、疯牛病、禽流感、大肠杆菌0157致病以及2003年新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等问题。
四、监测篇
对第一版已有的监测方法,如污染指示菌、遗传毒性检测等的原理及方法评价等内容予以充实。增加近年来新兴并开始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如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报告基因、微生物传感器等。
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有关环境保护类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对于非生物学的环保专业,本书兼具基础微生物学教材的作用。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