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理工类 >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 > 学习指南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作者所著《量子力学导论》自出版以来,已为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采用为基本教材(72学时),3年前,作者应聘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为基础科学班讲授量子力学课(4×16学时),根据这些年教学实践的经验,为了更好地贯彻启发式教学和更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并为适应当前教改的实际需要(适当缩短课堂授课时间),作者在基础科学班的教学中对授课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做了较大变动。 

此外,鉴于过去十几年中,量子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进展,Nature,Science,Phys.Rev.Lett.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报告,为及时把一些最重要的成果反映到教材中来,作者在基础科学班的教学中,对量子力学教学内容做了一些修订,一方面把原来教材中确属比较次要的内容删去,同时对于一些确属基础性的重要新内容做简要介绍,最后形成了这个《量子力学教程》(64学时),最近又被列选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量子力学教程(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及有关专业本科生的量子力学课程(64学时)教材。应该提到,本书是作为量子力学入门的基础教材,有了这个扎实的基础,同学们可以较顺利地进入其他现代物理领域和相关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但对于有志在量子理论方面深造,或打算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同学,还需选读不同程度或不同侧重的量子力学著作。

具体内容如下:波函数与Schrodinger方程、一维势场中的粒子、力学量用算符表达、力学量随时间的演化与对称性、中心力场、电磁场中粒子的运动、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与表象变换、自旋、力学量本征值问题的代数解法、微扰论、量子跃迁、其他近似方法。为便于读者更深入掌握有关内容,部分章节中安排了一些例题、练习题和思考题(用小号字排出),每章末附有适量的习题,供读者选做。 

曾谨言主编的《量子力学教程》(第3版)(科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物理类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 作者简介

姓 名:曾谨言

国 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省隆昌县

出生日期:1931年6月26日

职 业:理论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1.个人简介

曾谨言,理论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在量子力学教学和教材建设、提高中国量子力学教学水平和培养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量子体系的动力学对称性及其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新型多粒子纠缠态的构成、原子核转动惯量的微观机制、转动谱规律、核电荷半径变化规律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 

2.人物年表

1931年6月26日 生于四川省隆昌县

1951-1952年 在清华大学学习

1952-1959年 在北京大学学习

1959-1983年 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

1982-1983年 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N·玻尔研究所工作

1984年 任北京大学教授

1985年 任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兼职教授

1988年 任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1994年 任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1992-2002年 任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8年 任北京大学“周培源物理学讲席”(量子力学)讲席教授

1999-2001年 任“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量子力学)主持教授

2000-2003年 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2001年 任内蒙古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2002年 任贵州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3.人物生平

曾谨言,1931年6月26日生于四川省隆昌县。195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5年在北大毕业后,被保送为本校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师从胡宁和杨立铭。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有幸受到很多名师的教诲,在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前辈老师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学风,使他终身受益。1959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因工作需要,他就立即走上讲台,主讲量子力学(授课对象是物理系、地球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本科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教学秩序中断。“文化大革命”后期,重新讲授量子力学和高等量子力学课,并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1999年,任“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量子力学)主持教授。2000年受聘清华大学物理系兼职教授,讲授量子力学及主持“量子力学前沿进展”讲座。 

  

曾谨言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1959年任教之前,在学校中接受教育,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尽管中间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他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1982-1983年,曾谨言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玻尔的邀请,到哥本哈根大学N·玻尔研究所访问和工作。1985年,为纪念N·玻尔诞辰一百周年,再度应邀短期访问N·玻尔研究所。A·玻尔从他父亲N·玻尔继承下来的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特别是着重培养年轻人的创新思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作风朴实,治学严谨。他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对于贯彻启发式教学,着重培养创新人才,做过很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北京大学多次教学检查(学生不记名评议)中的得分,都是全校最高分的几门课程之一,并多次获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奖。40多年中,听过他讲课的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教师近万人,其中不少人如今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为祖国培养一代人才和提高量子力学教学水平作出了贡献。在教学中,他还提倡师生平等讨论问题,“科学植根于讨论之中”(海森伯)。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法提出怀疑,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实践证明,他教过的不少学生如今已经在不同的领域中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他认为这正是对他为教学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的最好的回报。 

曽谨言编著的量子力学卷一和卷二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教科书及参考书,对我国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他还编著了《量子力学导论》、《量子力学习题集》等书籍。 

 4重要成果

曾谨言在量子力学研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有以下两个方面。 

推广了著名的Bertrand定理——“只当中心力为平方反比力或Hooke力时,粒子的所有束缚运动的轨道才是闭合的。”他与武作兵(博士后)发现:在屏蔽库仑场和屏蔽各向同性谐振子场中,当粒子角动量为一系列适当的分立值时,也存在无穷多条闭合的轨道,这些闭合轨道用推广的Runge-Lenz矢量来表征。他与武作兵和曾蓓(本科生),还进一步发展了泡利关于这个问题的动力学对称性的工作。他还与刘宇峰(本科生)和霍武军(硕士研究生)仔细研究了经典粒子轨道的闭合性与量子力学中的粒子能量本征方程的因式分解和能量本征值的密切关系。 

提出了构造多粒子体系的纠缠态的一个新方案。他与朱红波(博士研究生)仔细研究了被广泛应用的多粒子纠缠态,即GHZ (Greenberg-Horne-Zeilinger)态的结构,以及用它来进行量子离物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的局限性(只能用来进行单粒子任意自旋态的离物传态)。量子离物传态是量子信息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他们利用体系旋转180度对称性和旋称(signature)概念,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多粒子纠缠态,它曾谨言有关量子力学的研究,发表过20多篇论文。部分研究成果已反映在他编著的量子力学专著和教材中。

 

特别说明:本作者内容简介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资料,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